今天PEEK材料板块爆发,指数早盘大涨超7%,并创下历史新高,强势领涨A股。
个股方面,新瀚新材最高冲上20CM涨停板,中欣氟材10CM涨停,中研股份涨超9%,崇德科技、道恩股份、聚赛龙、富恒新材等跟涨。
市场把消息解读为国内PEEK材料产业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
一、PEEK是什么宝贝,市场为什么炒?
PEEK(聚醚醚酮)具有轻量化、耐高温、自润滑与耐化学腐蚀等特性,被称为处于金字塔尖的特种工程塑料“树脂之王”。反正你知道它是一种性能很好的特种塑料就行了。
这种特殊的塑料之前主要用在汽车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里的轴承、密封件,新能源汽车漆包线,还有手机的天线、半导体的晶圆载具和洗盘、人工关节和植入物、航天航空领域的高压电缆导管和承力结构件。
这两年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大跨步发展,大家发现这个PEEK塑料在这两个领域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用在机器人的关节、轴承上不但性能比一般钢铁更好,重量还能下降不少。据说特斯拉Optimus-Gen2人形机器人用了PEEK材料,重量上减轻了10公斤。
2024年,工信部在提出加快培育新材料产业,其中PEEK被列为重点支持领域,上游原料企业可获税收优惠与研发补贴。PEEK产业进入“需求刚性+国产替代+政策扶持”的三驱动的快速发展阶段。所以每次人形机器人概念,还有低空经济概念大涨的时候,PEEK也会被带上。
二、人形机器人要用多少PEEK?
据估算,一台人形机器人大概要用到6到7kg的PEEK塑料。
假设,按 6.6kg/台的 PEEK 用量和 35 万/吨的价格,100 万台机器人就会带来 6600 吨的 PEEK 材料需求。更关键的是,对于每台10几万的机器人来说,PEEK 材料成本也就 2000多元,占比非常低,厂商完全没负担,性能改善又很明显,厂商自然会积极的去使用PEEK材料。
6600 吨是个什么概念?
2021 年 PEEK 材料全球消费量为 7717 万吨,人形机器人新增的需求,相当于创造了一个现有的市场规模,这个增量还是很大的。
不过现在国内的PEEK塑料产能比较小,你想要也不一定能用上。根据沙利文咨询统计,2021 年时国内企业 PEEK 材料的产量也就 1154 吨,但消费量接近2000吨,国内有近一半的 PEEK 要进口。所以PEEK又多了一个“国产替代”的名头。
三、行业竞争格局及核心公司:
目前只有英国威格斯、比利时索尔维、德国赢创和中国中研股份四家公司的产能达到了千吨级,其中英国威格斯是全球最大的PEEK 生产商,产能超过 7000 吨/年,约占全球总产能的 60%。整个行业呈现出"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
根据沙利文咨询的预测,到2027年国内PEEK的需求将超过5000吨,这里面可“国产替代”的空间就非常大了。 这个需求量是还没算上人形机器人和低空飞行器的需求的,要是算上,空间还会大不少。
下面这张图是网上收集的部分PEEK概念股的情况,大家仅做参考。
除了PEEK塑料本身需求大幅增长,上游原材料的需求增长也是资金的重大关注环节。PEEK塑料的原材料主要看两个,氟酮DFBP和对苯二酚。最主要的是氟酮,它占生产成本的50%以上,生产1吨PEEK需消耗0.7-0.8吨氟酮。对苯二酚的成本占比排第二,为15%左右。
氟酮合成涉及高危反应,扩产周期长达3-5年,环保审批也严格,进入壁垒较高,产能集中度也高,全球80%氟酮产能在中国,新瀚新材、中欣氟材、营口兴福合计占国内产能超70%,是行业的龙头。
综合来说,PEEK产业既有不错的行业发展空间和国产替代空间,又有政策支持,长期逻辑值得看好,不过PEEK概念股的营收和盈利能力大都比较弱,市值也都不大,看的都是未来利润释放预期,然后带动市值上升。目前联机器人和低空经济行业自身都还没有实现产业化,受益他们的PEEK就更没那么快有业绩贡献了。对这一点一定要有清晰的认识。
PEEK 材料产能的建设周期是2-3年,之后还有1-2年的客户验证周期,像中研股份的PEEK产量从 100 吨/年爬升至 2021年约 550 吨/年大约用了7年的时间。相对来说,提前规划了产能,卡位或者绑定了下游龙头的公司机会会更大,但整体来说,PEEK概念股未来的不确定性还是很大的,即使参与也只能小仓玩玩就好了。另外建议大家在看公司的时候都用股查查系统过一遍,特别是其中的风险指标要重点看,尽量规避有潜在重大风险的公司。现在加主任微信就能给你免费开通一年,反正不用钱,干嘛不用上呢。
1、中研股份:PEEK材料正宗龙头
中研股份牵头制定PEEK国家标准,打破英国威格斯长期垄断,使得国产化率从15%提升至30%。2023年PEEK产能1500吨,(全球第四,国内第一)国内市占率30.57%。不过公司主要产品是纯树脂系列,占比7成。
从股价看,目前位置不低。
公司最近几年业绩处于历史的高位,但没什么增长。2024年利润还下滑28%,2025年一季报利润566万元,同比增长6430%,主要是去年的基数很低。
公司的亮点在于技术上领先,拥有21项国内专利及2项国际专利,拥有全球唯二的5000L反应釜生产技术。未来规划扩产能,2025年扩至8000吨/年。
缺点也很明显,历史上没有体现出很好的成长性,现在的估值也不低。不过做这类公司都是看未来的发展,如果未来业绩真的能爆发,现在营收规模小,利润规模小,市值小的缺点反而会变成低基数的优点。关键是没人能知道公司未来的业绩能不能爆发,不确定性还是很大的,需要一个季度一个季度去跟踪公司产能扩张和公司业绩的变化。
2、新瀚新材:全球DFBP龙头
公司是较早从事PEEK核心原料DFBP研发、生产的芳香酮产品生产商,与PEEK领域全球主要厂商SOLVAY(索尔维)、VICTREX(威格斯)、EVONIK(赢创)及国内PEEK生产商吉大特塑及鹏孚隆都有期合作关系。特种工程塑料核心原料收入占比达到42%,算是比较正宗的概念股了。
公司是历史业绩看着最好的一家。在2019年之前也算稳定增长的,2022年有一个爆发,这两年慢慢下滑,2024年利润下滑了40%。2025年一季度利润1600万,增长了48%。有兴趣的可以深入研究下业绩爆发和下滑的原因。
公司的亮点在于绑定了盖威格斯、索尔维等国际巨头,也是产业链上的核心原料供应商,如果行业爆发,公司大概率能吃上行业红利。缺点也是类似的,没有历史业绩来证明公司是一个好公司。都是只能押注公司未来能从“丑小鸭”变身“白天鹅”,但未来只有上帝知道。
3、中欣氟材:氟精细化工龙头
PEEK业务方面,公司有5000吨DFBP项目投产。但公司主营是氟化工方面的公司,基础氟化工产品收入占34%,农药化工占26%,农药化工占21%,新材料和电子化学品占比10%,业务从传统医药农药领域扩展至新材料领域。
2020~2022年增长的还好,但最近两年都是亏损的。
与其看KEEP业务,不如看公司氟精细化学品的老本行,毕竟氟化工还有复苏的迹象。不过公司主营业务多而杂乱,也不知道到底哪个业务能起来。反正都是偏概念性的炒作,一定要注意风险。
4、凯盛新材:全球氯化亚砜头部企业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氯化亚砜生产企业及国内领先的芳纶聚合单体生产企业。
公司实现一步法生产PEKK,和国外两步法比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填补了国内PEKK生产技术的空白。目前1000吨/年聚醚酮酮产能已经投入使用,同时公司具备PEEK(聚醚醚酮)产品改性及增强能力,并实现将其与玻璃纤维、碳纤维进行结合,已向客户供应定制化的复合材料产品。
这个是看起来还不会股价高高在上。
公司2022年之前业绩增长的还行,这两年下滑的厉害,2024年下滑了65%,2025年一季报利润3000万,增长19%。有兴趣的也需要进一步看下这几年业绩变化的原因。
5、沃特股份:LCP国产化龙头
这么多年来公司股价都是震荡为主,只在21年是有过一次大幅的上涨。
公司2014年收购三星LCP产线开启国产化进程,2020年投产自主的LCP产线,完全自主掌握LCP核心研发生产技术及设备自研能力。随着重庆基地2万吨LCP树脂材料投产,公司将成为全球产能最大的LCP供应商。
去年上半年公司收购沃特华本100%,这个沃特华本就是做PTFE业务的,公司一期PEEK脂产线去年已进入试生产期。另外控股子公司浙江科赛也具备百吨级聚芳醚酮(PAEK)型材生产及加工能力。
不过最近几年业绩一般,一季报也是小幅增长,目前看新增业务好像对业绩贡献不是太大。
江苏大秦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江苏大秦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电话:400-916-2668
邮箱:daqinexpo@163.com
地址:苏州吴中经济开发区越溪街道南官渡路8号1幢1512室
扫码关注获取
更多展会资讯